室內聲學的設計內容包括體型和容積的選擇、最佳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的選擇和確定、吸音材料的組合布置和設計適當的反射面,以合理地組織近次反射聲等。
聲學設計應該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應加強聲音傳播路徑中的有效聲音反射,以使聲能在建筑空間中均勻分布和擴散。例如,在大廳的音質設計中,應該保證每個地方的觀眾座位都有適當的響度。另一方面,應采用各種吸音材料和結構來控制混響時間和特定的頻率特性,防止回聲和聲能集中。在設計階段,應進行聲學模型試驗,以預測所采取的聲學措施的效果。
建筑聲學研究室內音質,一方面,有必要了解室內空間的形狀以及所選材料對聲場的影響。還應考慮室內聲場聲學參數與主觀聽覺效果之間的關系,即音質的主觀評價。可以說,室內音質的好壞最終取決于觀眾的主觀感受。由于觀眾個人感受和品味的不同,主觀評價的不一致是這門學科的特點之一。因此,以建筑聲學測量為研究對象。探索聲學參數與觀眾主觀感受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室內聲音信號主觀感受與室內音質標準之間的相關性也是室內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