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聽音室聲學設計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以確保良好的聲音質量。
混響要適當
在不同的房間中放音,它們的聲音表現往往是不同的。有的好聽一些,有的比較混濁,有的則顯得“干巴巴”的。在一般的小型聽音室中都可找出這三種類型的空間,不妨你自己去親自體驗一下。拿一臺便攜式收音機并收聽節目,然后分別在臥室、洗手間和半露的陽臺上聽一下,立即可以感受到上述三種不同的效果。造成上述區別的主要原因,是這三類空間對聲音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用聲學術語說,是“混響(時間)”不同。
其實嚴格地說,任何物體對聲波都會產生吸收作用,區別在于吸收聲音的程度有所不同。堅硬的墻壁、光滑的瓷磚對聲音的吸收很小,未吸收的那部分聲音被反射回來,并繼續反射下去,聲源停止發聲后尚需一段時間等到聲音被大部分吸收掉之后我們才聽不見,洗手間就是這類情況。陽臺上的情況則完全相反,聲音經半露的空間出去之后不再返回,因而停止收音之后,聲音消失得很快。臥室的情況介于上述兩種情況之間,由于它存在著較多的細軟的棉織物和窗簾等,對聲音的吸收能力介于中間的緣故。
小型聽音室對聲音的吸收強,聲源停止后聲音的衰減就很快。反之,小型聽音室對聲音的吸收弱,聲音的衰減就慢。一般把上述聲音的衰減過程稱為“混響(過程)”。混響的強弱用“混響時間”表示。混響時間的長短反映了小型聽音室對聲音吸收的強弱程度。吸聲強,混響時間短,反之則相反。混響時間對音質有明顯的影響,過長或過短都不好。顯然,存在著一個折衷的混響時間值(或一個范圍),稱為“最佳混響時間”。
大型音樂廳的最佳混響時間在1.5-2.0秒上下,小型聽音室空間面積在12-20平方米左右的最佳混響時間一般在0.3-0.5秒左右,面積大于50-80平方米的聽音室空間混響時間0.60-0.80秒,適當的混響時間,可使聲音豐滿、清晰、洪亮,并且放大器的輸出功率也可小一些,或有利于提高其功率儲備。再加上改善隔聲帶來的同樣好處,對于重放動態大的音樂節目更是有利。總之,混響時間是小型聽音室影響音質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