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很重要
聲環境是室內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室內設計中,它也是衡量環境舒適度的必要指標之一。由于室內空間功能的不同,對聲場質量的要求也不同,如錄音棚、錄音室、廣播室等地方。聲場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需要專業人員經過精確的測量和計算后進行設計。這超出了簡單的室內設計的范圍,可以說是室內聲學設計。
然而,一些大中型會議室、舞廳、小型體育館、游泳館、娛樂室、健身房等。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內容。這類空間面積較大,人流密度高,設施少,經常有噪聲,混響嚴重,聲環境差。這就需要在室內設計中充分考慮聲場的質量,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來吸收聲音和降低噪聲,從而避免或減少噪聲的發生,提高聲場的質量。
A、室內聲場
從房間墻壁反射一次或多次后,反射聲音到達聲音接收點所形成的聲場稱為混響聲場。
聲音從聲源持續發出,并被墻壁和空氣持續吸收。當聲源在單位時間內發出的聲能等于吸收的聲能時,房間的總聲能保持不變。如果此時房間內的聲能密度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接收點都相等,聲波在所有傳播方向上隨機分布的聲場稱為擴散聲場。
B、室內混響
當接收點非常靠近聲源時,室內聲場以直達聲為主,混響聲可以忽略;當接收點遠離聲源時,室內聲場主要是混響聲,直接聲可以忽略。如果直接聲音等于在距離聲源R處混響聲音的聲能,那么R被稱為混響半徑。
因為吸聲和降噪只影響混響聲音。當聲音接收點和聲源之間的距離遠小于臨界半徑時,在這一點上,吸聲處理對降噪幾乎沒有影響。另一方面,當聲音接收點與聲源之間的距離超過臨界半徑時,吸聲處理效果明顯。
室內聲能的增長和衰減過程:當聲源開始向室內輻射聲能時,聲波在室內空間傳播;當它碰到墻時,一部分聲能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聲波在連續傳播過程中,被多次吸收和反射,在空間形成一定的聲能密度分布。隨著聲源持續提供能量,聲能密度將隨著時間而增加。當單位時間內聲源提供的聲能等于房間吸收的聲能時,聲能密度穩定,沒有增加或減少。當聲場處于穩定狀態時,如果聲源停止發聲,直接聲首先消失,反射聲將繼續。每次聲能被反射,一部分聲能就被吸收,所以室內聲能密度逐漸減弱,直至完全消失。這個過程被稱為混響過程。
在混響衰減過程中,將聲能密度衰減到原始值的百萬分之一,即衰減到60Db所需的時間稱為混響時間,用T60表示,單位為秒。一般情況下,廳堂設計的最佳混響時間為1.5 ~ 3s。
現代電聲儀器和設備能夠方便、快速、準確地測量室內混響時間,使其廣泛應用于吸聲處理。在降噪方面,我們應該首先盡力對聲源進行隔音和消聲。當噪聲源不適宜采取隔聲措施或采取隔聲措施后仍達不到噪聲標準時,可采用吸聲處理作為輔助手段。
天戈聲學為您定制專屬室內聲學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