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絕大多數廳堂都是多功能廳。所謂多功能廳,就是既可以在其中上演歌劇、舞劇、話劇,也可以演出音樂會和舉辦會議,有的甚至還可放映電影。
在國外,多功能廳大體上可分為以演出交響音樂為主的多功能廳和演出戲劇、芭蕾或舉辦會議等為主的多功能廳兩大類。
今后國內外興建的觀演建筑,仍將以多功能廳居多。因此,研究如何搞好多功能廳的音質設計,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多功能廳聲學設計:
音樂廳型多功能廳:按音樂廳體型設計,如采用帶有樂臺空間的廳堂或環繞式的廳堂體型。環繞式無專有樂臺空間的多功能廳,由于樂臺上頂棚較高,常需設置浮云式反射板。
劇場型多功能廳:常帶有鏡框臺口箱型舞臺空間,通常需在舞臺上設置可移動、易于裝卸的音樂罩。設置升降樂池,便于交響樂演出,也可將樂池升至觀眾廳平面,作為擴大的觀眾區。
浮云式反射板設計設置目的:
讓中高頻聲音得到反射,而讓低頻聲通過開口繞射過,以提高混響聲能的低頻成分,使得在提高親切度、增強直達聲響度和保證音樂清晰度的同時,又保持音樂的豐滿度和溫暖感。
板的形狀及排列:
浮云式反射板的形狀,可以是圓形、矩形、多邊形、環形及橢圓形等多種。從側面看,可以做成凸弧形、折板形及船形等形狀,以便擴散反射聲音。板的排列好是不規則的,以免由于聲波的衍射和干涉引起額外的衰減。
板的尺寸:
低頻反射特性主要取決于反射板的相對密度 (即板的面積與包括板件孔隙在內的總面積之比)高頻反射特性則主要取決于反射板的尺寸及板件的距離??傊嬖谝粋€臨界頻率fg。
音樂罩聲學設計概述:
劇場以及劇場式多功能廳的舞臺空間體積很大,常常與觀眾廳的體積相當,甚至更大。為了在劇場和多功能廳中構造類似于音樂廳空間形式的聲學條件,以便適合交響樂隊的演出,往往在舞臺上設置音樂罩。音樂罩還常常用于露天演出場所,用來將聲音有效地投射到觀眾區。
音樂罩聲學設計:
音樂罩的聲學效果防止聲能逸散到舞臺與側臺空間提高觀眾廳的響度以及音樂的動態范圍聲反射板之間應留有一定空隙,使低頻聲得以逸散出提供早期反射聲,增加親切度和明晰度改善樂師之間以及指揮、演員之間的相互聽聞樂隊的調色板:平衡各聲部的聲能。
音樂罩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分離式:分離的側面、后面和頂棚反射板,多用于體積較小、混響時間偏短的廳堂中, 使用較輕薄的材料端室式:較整體的構造,用于體積較大,混響時間較長的廳堂中,使用較厚重的材料。
多功能廳聲學設計要點:
1.根據經常舉辦的觀演活動,確定其混響時間及其他音質指標。
2.創造可變混響時間的聲學環境。
3.先滿足音樂演出的需要,即混響時間取較大值,同時配備聲柱等指向性強的揚聲器系統。
4.鏡框臺口箱型舞臺空間的多功能廳中,設置舞臺音樂罩。
5.對于用途不明的多功能廳每座容積可取折中值,如4~7m3/座。
6.允許噪聲級,一般可用NC-15或NR-20,至多不超過NR-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