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建聲設計”——天戈聲學第105期啟動大會
文章出處:天戈頭條 責任編輯:天戈聲學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21-06-07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代:楊萬里
時間飛快,一起勉勵!轉眼間,又到了天戈聲學一月一度的啟動大會時刻,本期天戈君帶大家深度了解我們啟動大會,干貨滿滿!不干就把我榨干哈。
隨著紅旗隊莊嚴入場,眾人一起唱國歌,行注目禮,天戈聲學第105期啟動大會拉開帷幕,主持人宣布啟動大會正式開始,本次大會主題為共讀建聲設計。
開場一如慣之宣讀企業文化、觀看企業宣傳片,夯實我們企業文化的基因。
接下來便是團隊士氣展示,一支支優秀的國內外銷售精英隊伍,恢弘氣勢展現自己的風采,喊口號,喊目標,歷歷在目,狀態和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期待他們本月創造輝煌的業績!
然后是營銷中心月度頒獎典禮,獲獎者干貨分享
銷售亞軍杜同事分享:
1、感恩公司平臺,感謝客戶對天戈集團的肯定。
2、服務好客戶,為客戶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讓客戶滿意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銷售冠軍謝同事分享:
1、感謝黃董,這個訂單更多屬于黃董,這個是體育館項目,黃董為此也跑了很多,精神與身體上消耗最大。
2、做一個項目要了解清楚里面錯綜復雜的關系,鏈接不同的人脈找突破口。
3、你要跑起來,不能整天呆在辦公室,經常要到項目部去,一線了解項目的最新最真的信息。
4、同時也感謝客戶對我們天戈聲學的認可。
銷售冠軍團隊創夢隊謝經理分享:繼續潛心前進,再創輝煌。
新人王分享:
冠軍黃同事:跟進了一個意向大客戶,雖然自己不專業,但是熱情,真誠,堅定的信念,全力以赴爭取。
亞軍莫同事:
1、對于做大客戶、大項目資歷還不夠,還需要多多學習。
2、堅持,急客戶所急,想客戶所想。
黃董點評:兩位業務新人之前都沒有做過業務,用心做,心態好,借力天戈大平臺的團隊協作和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個人的能量會放大5倍,更容易成交;個人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多么牛逼,放下心來學習,依靠團隊,自信前行。
新人戴同事入職分享:
1、感覺公司非常和諧,團隊激情似火,公司獎罰分明,同事和藹可親。
2、進來公司沒有感到不自在。
3、未來努力學習,早日開單破蛋。
周年分享:
【5周年財務部吳同事】
1、感謝李總、易助的知遇之恩
2、感謝可愛的財務小伙伴
3、經歷很多成長很多,繼續努力。
黃董點評:作為后勤人員,很嘉許吳同事默默無聞的這種付出的精神,穩重,細心地做好很多數據統計,不容易。
【4周年外貿部謝同事】
1、感恩四年公司成長,遇到一幫這么好的兄弟姐妹,能和外貿部小伙伴并肩作戰,創造奇跡。
2、接下來繼續努力前行。
【2周年國內業務部黃同事】
1、感恩遇到天戈,當時入職就感覺啟動大會很震撼,懷著無限的期待和理想進來。
2、以后繼續努力,靜下心來做得更加專業。
【1周年國內業務部梁同事】
1、學到很多經驗和遇到很多困難,不斷地克服困難,遇到重復的困難不再驚慌失措。
2、未來努力嘗試商務公關。
【1周年設計院彭同事】
1、從學生到職場人,剛開始對環境、人際很不習慣,現在慢慢穩定下來。
2、感謝設計院每一位小伙伴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黃董勉勵:
1、從小事情可以看團隊,這也是管理細微處領悟背后的本質;例如開會搶著坐第一排的人,這個人的狀態一定不會差。
2、開會的紀律也非常重要。例如最近我參加某地方黨校的黨史課,黨史課上沒有一個人看手機開小差,都非常認真的聽課。
3、有時候帶著愛的批評也是一份嘉許,改變自己的管理風格,真誠的抒發自己的感受。
4、建立一個學習型的組織,把讀書變成習慣,這個事情不是為了做個樣,就算是做做樣,也要慢慢做習慣。
5、共讀《建筑聲學設計原理》,唯學習方永生,我們都要成為一名專業的聲學顧問。
6、人永遠賺不到認知范圍以外的錢;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7、業績不好的四大原因(4個境界):
一、拖拉、不斷的拖拉;
二、無意義的拜訪;
三、一問三不知;
四、生理的疲憊。
再次感恩有這么好,這么善良,這么用心的大家長黃董,每個月都要給我們普及知識,帶我們成長!
最后,來一波第三屆讀書之星分享會優秀心得文章,一起共勉!
《溝通的藝術讀后感》
國內營銷中心——杜同學
在空余的時間讀了《溝通的藝術》這本書,覺得受益匪淺,感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怎么樣去溝通決定著重大的關系。處理好人際關系,也成為事業成功的重要環節。
建立好良好的上下級關系還要我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尊重接納每個人,一視同仁不會因為他們的缺點和不足就討厭他們,領導必須承認員工是一個有潛力,有價值的人,不管這種潛力和價值需要多長時間體現,領導始終要有信心相信他們會向好的方向去成長,蛻變。把他們當朋友,尊重他們,愛護他們,給他們樹立信心,多傾聽他們的想法,耐心的去引導他們,這樣長期相處下來,他們才會有歸屬感,有集體榮辱感。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我總結下面幾點:
1、溝通的基本問題————心態!
溝通不僅是一種講話技巧,更要保持一種好的心態,不要以我為中心,要縱觀大局。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微信待人,管住自己的舌頭,從而掌握溝通的主動權。
2、溝通的基本原理————關心!
關心是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學會關心就學會做人。尊重他人,以禮待人。在人際交往中,稱呼上要尊重對方,說話要符合場合,用謙虛的態度待人,即使不同意觀點,也應該保持禮貌,實事求是的談論事情,對事不對人,不要任意攻擊對方的人品和道德。
3、溝通的基本要求————主動!
不管是同事,還是上下級都要主動與對方溝通,及時反映情況,并認真學會當一名聽眾,分場合,分時機有適度的溝通,注重交談的細節與技巧,多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4、溝通的目的————利益共贏!
溝通不是說服,而是一種感染,一種形象展示,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順應時勢,依情況需要去做事,既能做到明智審慎,又能掌握處事藝術,這才是人海戰場上最聰明的操縱者。
讀完這本書之后,自己對溝通方面還是有所提升,感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保持好的心態,多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這樣溝通起來,就會減少矛盾,可以更快的解決問題,別人才會更信任你。
《36歲,人生半熟》讀后感
外貿部——Lisa Wei
用了一個晚上,一口氣看完。吸引我讀下去的動力是想知道同齡人對于生活的態度是什么樣,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或者說不同在哪里,沒想到在書里,看到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淡然和智慧,也有很多關于生活的嘗試和努力,都是我喜歡的元素,比如斷舍離,極簡,辟谷,理財,對待偶爾的怠惰等等。看來人到中年人生的困惑也都差不多。只是作家和普通人的區別就是人家可以很精準地表達出這些感受。
這本書講述的是她一家人離開超一線城市首都北京搬至云南大理重新開始生活的故事。與其說作者“逃離北上廣”,不如說她是正在追求“想要的生活”。作者的重新開始,不是在谷底的逃離,而是順境中的急流勇退,擁有這種精神,才算得上莫大的勇氣。
每一個"用力"生活的人,都知道生存的辛苦,成年人的疲憊,只有自己知道。中年人的壓力,不身處于他那個位置,不知道他的艱難。
這世上從來沒有什么感同身受,因此我們只能盡力做好自己。很多人的承受,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不動聲色的崩潰,不知道在回到家以前,是不是在小區的花園、地下的停車場大聲哭過。
認真活著的人,會給自己制定規劃,會做好每一件事情,因為認真,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能夠不出乎意料地做好。對認真活著的人來說,忙碌才是舒適區,悠閑才是一種真正的挑戰。
所謂順遂的人生,都是自己標定的,只要你認為這是順遂的生活,自己過得滋滋有味,就是最好的體會。
人生就像是騎單車,一開始的時候會很難騎,而一旦開始了,只要借助前面的力,以力借力,人生終究會越順遂、越遼闊。
人生大多數東西,沒得到時以為得到了該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覺得不過如此。在想要的欲望和得到后的無聊之間不停切換,一生就過完了。還有少數人得以跳出這套路,其中有一位,半生沉浮之后說過一句話:人生在世,除了修行,別無他路。深以為然。
1.做自己有多難
何時才算懂自己,尼采說:人的精神有三個階段:駱駝,忍辱負重,一切聽從別人的建議;獅子,開始說“我要”;嬰兒,“我是”的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你是誰?去掉職業標簽,去掉世間角色,去掉種種擁有的物品后,你是誰?當時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整整想了一天。活成你想成為的樣子,路徑是:我想要(目標導向)——去做——獲得(現在以為的)理想的生活。活出真實的自己,路徑是:我是誰(存在導向)——去做——。
2.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
別去嫉妒成功,也別憐憫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權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敗。永遠走自己的路,同時允許別人走他們的路,就可以了。
3.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晚景凄涼
像巴菲特說的那樣,列出二十件想做的事,再劃出其中最想做的五件,剩下的那十五件,余生要拼盡全力去躲避它們。